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42章 藏区之行

(一)

费真在宫里等着崔浩师兄,顺便等到了自己的父亲。

费真的父亲费之识,云游江南和中原后,回师门探望掌门师兄——崔浩的父亲,费之识把他的所见所闻,告知师兄,让他做好准备。

“要变天了”,费之识说。

“世道乱了70余年,若继续乱下去,老百姓吃不消呀。”崔掌门说:“大势所趋,师弟还是尽快回蜀国,劝蜀王早做打算。”

费之识早有此意,恰好收到锦城来信,费之识和崔浩一道,匆匆赶回京城。

他先去皇上的勤政殿,向皇上禀报一路见闻,两人闭门谈了两个时辰,无非是,分析蜀国今后的走势,怎样应对强大的中原帝国。

“听说赵姓皇帝励精图治,坐上皇位两年,施行了诸多改革,比如说休养生息,奖励农耕,强化中央集权,重视文人……”

“老岳父说的这些,蜀国20年前就已经施行。”皇上不屑地说。

“正是,我见过他刻在县衙的《劝农令》,那可是照搬我们蜀国的,一字不差。”费之识说。

“听说宋国人才济济,就找不到一位文人,写一篇《劝农令》?”皇上笑道。

“可怕之处就在此,宋朝的皇帝,他能随机应变,觉得好的,他就学,认为不好的,他就想法纠正,就说收兵权吧,他把兵力强大的节度使,请到皇宫喝酒,说起自己当皇帝,整日提心吊胆,那些大将们,个个人精似的,不得已交出手里的兵权。”

“杯酒释兵权,高呀。”皇上叹口气说:“朕知道,许多大臣,不想打仗,老百姓,更是不想。”

(二)

“若是他不来打蜀国,朕可以与他友好相处,就是他打来,蜀国也要还击,就像两人打架,你打我,我还手,那是正当反击,朕堂堂一个皇帝,无法做到打不还手,骂不还口。”

“那是,皇上英明,”费之识不愿劝皇上向中原称臣,不想做一个叛徒,但是又认为,蜀国偏安一隅,不是宋国的对手,若执意对峙,受伤害的最终是百姓,所谓“神仙打架,百姓遭殃。”就是这个理。

费真听说父亲进宫,让月儿在勤政殿外候着,等他一出来,让他到芙蓉殿。

“父亲,你可是回来了。”费真一见父亲,喜出望外地说。

费之识把他在外的经历,一一讲给费真听,顺带把刚才与皇上的谈话,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。

“父亲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