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45章 及时雨李恪,儿子还不如孙子孝顺(一)

贞观二年,九月。

长安已经基本上再次恢复了以往的繁华。

在九月十六这一天,奉李世民之命,收复朔方,攻打梁师都的右卫大将军柴绍、殿中少监薛万均,也在这一天班师回朝。

当然了,现在柴绍已经被封为左卫大将军,薛万均也被封为左屯卫将军。

只是,按照大唐的朝廷惯例,一般在外领兵的将领,在班师回京的时候,必须第一时间交还兵权,然后去兵部进行登记,然后再等待李世民的召见。

这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国家的军事安全,防止将领在掌握兵权的情况下产生任何不稳定的因素。

另一方面,这也是方便统计嘉奖有功的将领和士兵,让他们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地位。

只是,李世民登基这两年以来,说来也奇怪,旱灾和蝗灾接连发生,导致关中百姓士气低迷,国家的经济和民生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。

就连针对他的舆论也不断出现,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,登基以来国事不宁,导致天灾连连。

因此,李世民急需功绩,来提振民心。

而柴绍的这场胜利,就来得正是时候。

为了给京城和关中的百姓打打气,李世民特意让人大肆宣扬击败梁师都,收复朔方的战事。

对此,也没有第一时间让柴绍上交虎符兵权,而是让他率领大军,在长安街头上演凯旋仪式。

李世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提振民心,让百姓们看到,大唐正在逐步走向强大。

李世民,才是真正的皇位最好的继承人,比他的兄长李建成更合适的当皇帝。

也借此希望百姓们,能够更加的拥护他。

事实上,这次政治作秀,确实也非常的成功。

提前一天接到朝廷公告的长安百姓,还没到等到凯旋仪式开始的时间,长安主街的街道上,便人群涌动,出现了万人空巷的景象。

街道两侧全部站满了人不说,还有些没有占据到观看位置的百姓,站在了高高的屋檐上,或爬到树上,或找制高点,只为了一睹大唐无敌雄师的风采。

小孩子们骑在大人的肩膀上,手里拿着冰糖葫芦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
倒也不是说,所有的人都对凯旋仪式感兴趣。

在这个时代,娱乐活动并不多,绝大多数人,也只是为了看个热闹,然后在好友之间或者酒桌之上,增添一点谈资罢了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