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二百四十五章 嫉妒的捶胸顿足

一炷香的时间,可以干好多好多的事情。

比如……偷摸儿接个“家信”什么的。

韩其光同谢豫川聊过,谢童曾在谢家遭难后,找到机会联系上他。

本应像护卫周传一样,不随谢豫川一同流放,也是很容易会被问斩的。

被宫里扣下时,谢豫川曾在回京途中就早早地外放了一些人,一部分以不听军令等、一些以“叛主”的名头被谢豫川清理内部时揪出来,放出去。

总之就是将他们推到谢家,尤其是他谢豫川的对立面才好。

当然这样的一批人,不能完全是众所周知的人,这样的人,哪怕名不见经传,只是一个烧菜的伙夫,对谢豫川来说,也是最危险之地时的一个退路。

人在高位时,到处都是奉承之声,很难认得清自己,更无法衡量别人的忠诚。

谢家父兄,是不屑搞这种小动作的,他们一向铁骨铮铮,至诚至孝是谢家家风。

可谢豫川大概是从小野惯了,并不像那等天天在书院里苦读经书的人,他更喜欢去见识那些真正的大梁。

等他见多了大梁背后的故事,他就暗自在私底下做这件事了。

可惜的是,当时年纪太轻,藏不住事。

这想法被好兄弟寒韩其光知道了。

韩其光一听这种乐子,说什么也要跟他狼狈为奸,当个参谋不行,还得进来帮他运筹一下。

随着谢家儿郎身上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,后期,谢豫川已经没有精力再去准备这样的“底子”,只有韩其光乐此不疲的搞下去。

不光帮谢豫川搞,他自己也搞了一套小班底。

两帮人马,也不知道是不是随了主子的脾性,对外是一家人,对内互相看不上。

谢童就是被谢豫川最后一个以“叛主”的名义放出去的。

可惜临危叛主,在别人眼里或许就信了,当今隆庆帝心里可不信,让人去查底细,这一查,半信半疑。

本来想直接杀了,他也忘了当时,是因为什么“契机”转了念头,把谢豫川手底下的人,干脆都发配到各窑所去干活去。

一干手下全被拔出在大梁军政系统之外。

隆庆帝因此得了一个硕大的“仁厚”名声,响彻大梁朝堂。

仁德之主,享万世昌隆。

谢童被发配的地方不远,干了几天活,就因为机灵嘴甜升“官”了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